跳到主要內容

資訊如何驗證

網路識讀

人氣: 30482

資訊如何驗證

眾所皆知,網路資訊龐大且豐富,存在著對使用者有幫助的資訊,也充斥著各種不當或不正確的資訊,使得網路資訊的可信度備受質疑。不過要如何判斷資訊是否正確,人們往往缺少足夠的知識或是判斷資訊來源的方法,因此經常只靠自己的就有經驗,來支持資訊的正確性。不過也因為資訊科技的日益進步,每個人都能成為網路資訊的製造者與接收者,所以也開始有了許多方法或策略來幫助網路使用者進行資訊驗證。

可信網頁的特徵

通常一個較為可信的網頁,有以下幾項特徵:

  1. 簡單明瞭的網頁畫面
  2. 清楚的網站名稱
  3. 網頁的網址清楚,沒有多餘的符號
  4. 網頁內容或資訊呈現清楚
  5. 沒有多餘或閃爍的動畫
  6. 沒有錯字或多餘的符號
  7. 沒有廣告嫌疑

5W思考法

網路資訊或是網頁內容,基本上可以利用5W進行判斷:

  1. Who:這個網頁是誰寫的?他們是否為專家?是否有作者的簡介?
  2. What:這個網站的目的為何?
  3. When:這個網站何時架構的?最近是否有更新?
  4. Where:這個資訊來源為何?可否找到這個網站的出版者或贊助商?
  5. Why:經過上面四個步驟後,只是確定資訊是可信的,網路使用者在這一步驟可確認此資訊內容本身是否是你想要的?資訊內容是否確實對我有用?可否幫助我解決問題?

網路資訊評估六步驟

網路資訊通常都是透過網頁的形式呈現,我們也可以透過以下六步驟進行判斷:

  1. 從網域開始:注意網域的單位,.gov為政府單位網站、.edu為教育類網站、.com為商業類網站、.org為法人組織網站。
  2. 確認贊助者:從網站的「關於我」(About us)、組織(Mission),來查看網站的贊助者,可瞭解發佈網站的目的或動機。
  3. 確認作者:在網路上搜尋作者的名字,間接證實這個作者的存在與否和可信度。
  4. 資訊的時效:留意網頁底端或標題的資訊發佈時間以及修改時間,要特別注意的是,網站的設計或背景顏色更新,不表示資訊內容也會更新。
  5. 確認適宜的範圍:從網站地圖(site map)中可看出這個網站的內容是廣泛或深入,通常該網站會提供內部的搜尋引擎。
  6. 評估準確性:留意是否有錯字,以及這個網路資訊是否太過戲劇化,或是有煽動性、不合理或錯誤的描述。

資訊驗證五面向

綜合以上幾種資訊驗證的方法與步驟,可以整理出資訊驗證的五個基本面向,包括準確性、權威性、客觀性、涵蓋性以及時效性。

  1. 準確性:網站的內容豐富且正確、網站標題與內容一致,
  2. 權威性:網站內的資訊會註明資料來源、註明聯繫網頁設計者的資訊及網站基本資料。
  3. 客觀性:網站內資訊發布的目的客觀且具有價值。
  4. 涵蓋性:網站資訊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能讓使用者方便搜尋。
  5. 時效性: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內容是很新穎的、網站的資訊很新且更新迅速。

 

簡言之,雖然提供了資訊驗證的方法與策略,但要如何應用並用的正確且自然,勢必是每一個網路使用者應該學習的一項「技能」,如此才能夠在擁有正確的觀念及態度之後,也能夠在實際行為中表現出來,不讓自己沈溺於資訊海中而抓不到確切的目標。

                                                                     文章更新:106年08月10日

返回主題文庫   列印   頁首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最後更新: 2023/6/9 | 網站瀏覽人數: 8234484
創用 CC 標誌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另開新視窗) TWCA SSL 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