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A7版/社會
記者李承穎、廖炳棋╱台北報導
2018/4/16
人氣: 8
網路犯罪頻傳,根據警方調查,「性勒索」已成為新型態網路犯罪。越來越多被害人可能因偷拍、網路誘騙,甚至「親密愛人」攝錄,遭到加害人持性愛影片勒索,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
|
聯合報/A7版/社會
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
2018/4/12
人氣: 52
去年曾推甄上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所的林姓男子,涉嫌利用假身分,透過臉書等社群網站,誘騙八十一名未成年少女傳送裸照及猥褻照,再散布於多個社群網站,他另被控性侵一名未滿十六歲少女,還有成年女子指控他恐嚇拍裸照,台北地檢署昨天依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性侵、恐嚇等罪嫌起訴林。
|
聯合晚報/B7版/新聞ing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2018/4/11
人氣: 39
消基會指出,今年前3個月就已接獲352件網購申訴案,其中多與退貨退款,以及廣告不實有關,服飾占大宗。對此,消基會日前也隨機挑選15間臉書粉絲人數破9萬人的網購服飾人氣商家進行其退換貨規則的檢視,結果發現,網路服飾購物網站「Mimico」,只接受換貨不接受退貨,已明顯違反消保法第19條。
|
聯合晚報/A6版/國際
編譯郭宣含╱綜合報導
2018/4/11
人氣: 55
俄羅斯國會議員提案修法,可讓國家單位封鎖不願刪除假新聞的通訊軟體和社群網站,該案也要求使用者為散播假新聞負責。
|
Upaper/3版/非看不可
記者李樹人
2018/4/9
人氣: 43
一名網友發出求救,指稱他的父親退休在家不愛出門,為了鼓勵老爸多出去走走,他就教會老爸玩寶可夢,沒想到老人家此後時時盯著手機,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忙於抓寶,經常不在家;而最讓人擔心的是,老爸一邊騎車,一邊看手機,遇到寶貝時就急煞車,險象環生,似乎玩到走火入魔。
|
聯合報/R04版/好讀周報身心力
本報訊
2018/4/9
人氣: 38
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症比率約4.6%,台灣研究顯示,線上遊戲成癮的高風險族群與重風險族群,國小約1成2、國中約1成9、高中職1成5,較其他國家高。衛福部宣布將跟進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網路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暫譯)列入精神疾病,近期將完成疾病代碼建置。
|
聯合報/R04版/好讀周報身心力
記者陳雨鑫
2018/4/9
人氣: 57
一名6歲男童為重度手機遊戲使用者,原應是童言童語,卻開口閉口都是電玩,動輒就說要「殺死你、爆頭」等。家長雖嗅到不尋常,但認為就醫只是吃藥,沒太大效果,日前男童不滿阿嬤占據沙發睡午覺,竟拿棉被壓住阿嬤口鼻,另一隻手緊掐阿嬤脖子,家人驚覺問題嚴重,趕緊陪同他就醫。
|
聯合晚報/A3版/國際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2018/4/5
人氣: 69
臉書用戶個人資料外洩的範圍4日擴大,該公司執行長祖克柏表示,先前沒有警覺到用戶個資可能遭人濫用的潛在威脅,是他所犯的「重大錯誤」,而臉書用戶個資外洩事件的嚴重程度,可能比之前估計還更糟糕,可能有高達8700萬名用戶個人資料流出,絕大多數是美國用戶。
|
聯合報/A6版/社會
記者游振昇╱台中報導
2018/4/2
人氣: 82
台中兩名國中生十天前盜用他人臉書帳號,和一香港網友共組「國中生恐襲事件簿」群組,在網路留言要炸掉火車站及對市長不利;警方查到兩人,二人卻說只是開玩笑,被依妨害電腦使用、恐嚇公眾危安罪嫌函送少年法庭。
|
聯合報/A6版/社會
記者林孟潔╱台北報導
2018/4/2
人氣: 36
一名四十多歲已婚女子,在網路戀上自稱石油工程師的英籍中年男子,被對方編織的愛情美夢沖昏頭,半年多來資助對方一百卅萬元,連房產都拿去抵押;女子直到負債、友人提醒,才驚覺受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