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焦點新聞  

網路隱私
路邊目睹教養衝突 別錄影上網公審
2023.11.14  記者陳宛茜、鄒尚謙╱台北報導  聯合報/A5版/話題.專題 在公共場所經歷教養衝突的家長,近七成希望旁人忽略哭鬧中的孩子,因家長面臨極大心理壓力時,可能做出錯誤判斷。專家建議民眾雖可關心,但千萬不要私自拍攝過程並上網公審,恐對孩子造成難以抹滅傷害。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50、60歲族群 性影像勒索肥羊
2023.11.13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聯合報/A3版/焦點 以往社會較關注未成年性影像議題,但隨著國內二○二五年即進入超高齡社會,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提醒,年長者性議題也應關注,背後原因可能涉及「孤獨」,長者在需要陪伴的情緒下,轉向網路視訊、通訊軟體尋求慰藉,但隨後引發詐騙、勒索等事件,卻難以收拾,建議長者使用手機、電腦網路時提高警覺。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專家:聊天千萬別「視訊裸聊」
2023.11.13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聯合報/A3版/焦點 「聊天就單純聊天,千萬不要視訊裸聊」,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指出,性影像犯罪日益增加,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受理性影像申訴案件發現,申訴案件中高達三成至四成是「視訊裸聊」時,遭到對方側錄,再加以威脅,此類案件已成為性影像犯罪主流。近期更發現,許多男性在「視訊裸聊」時遭到對方側錄,成為被威脅的對象。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醫院員工竊個資 詐團冒領動滋券
2023.08.30  記者陳恩惠、陳宏睿╱連線報導  聯合報/A12版/社會.綜合 桃園地檢署偵辦詐騙集團,發現成員考姓男子非法持有近七百筆病患個資,其中四十八筆被冒名申辦教育部體育署核發的「青春動滋券」後網拍得利;檢警查出台中林新醫院病房客服員林女涉洩露病患個資給考男,依詐欺、偽造文書、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起訴二人。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住址隱匿、地籍異動即時通 新竹地政主動出擊 免費申辦
2023.05.22  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  聯合報/B2版/桃竹苗要聞 詐騙手法不斷更新,地政機關為使不動產持有人的個人資料隱私及財產權益能夠多一分保障,推出「住址隱匿」及「地籍異動即時通」免費申請服務,新竹市地政事務所已主動到各機關受理民眾申請,確保市民財產權益。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電商洩個資 近1年僅罰3家
2023.05.17  記者李奕昕╱台北報導  聯合報/A2版/焦點 詐騙集團假冒電商致電買家,以「解除分期付款」手法誘使操作ATM或網路銀行轉帳,今年一到四月已騙走二億多元,刑事局函送過去一年疑個資外洩業者一○四家,僅三家被主管機關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裁罰,官警認為相關單位裁罰牛步,對罔顧資安的業者欠缺約束。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數位身分證 法院:影響資訊隱私權甚鉅
2023.05.12  記者林孟潔、房荷庭╱台北報導  聯合報/A4版/要聞 數位身分證(eID)政策爭議不斷,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團體三年前召集五十八位民眾集體提出預防性不作為訴訟,主張戶籍法沒有強制民眾換數位身分證的依據,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以不符要件駁回提告民眾的請求,但法官在判決指出,數位身分證影響人民資訊自主權與隱私權等權益甚鉅。全案可上訴。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濫用「小白機」竊個資 12房仲遭訴
2023.05.10  記者蔣永佑╱台北報導  聯合報/A12版/社會 蘇姓、黃姓男子涉非法蒐集大量民眾個資,建立「people」資料庫,招攬房屋仲介人員加入會員定期繳費後,供連結資料庫的掌上型電腦「小白機」查詢各項民眾個資,俗稱房仲神器。台北地檢署昨依違反個資法等罪,起訴入會、購買及使用該資料庫的十二名房仲。

點此觀看

網路隱私
華航傳遭駭 疑名人會員個資外流
2023.01.15  記者周湘芸、廖炳棋╱台北報導  聯合報/A12版/社會.綜合 中華航空本月初收到匿名網路勒贖信件,第一時間啟動防禦應變措施,近日國外駭客網站疑出現部分外流個資,且名單涉及政、商、演藝界名人,包括副總統賴清德、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藝人林志玲等都入列,華航已向航警局報案,刑事局科技偵查隊支援調查,報請桃園地檢署指揮。

點此觀看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