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焦點新聞 / NEWS

網路交友

聯合報/A12版/社會   記者陳宏睿╱台中報導
2023/3/22   人氣: 118

曾是跆拳道選手的竹聯幫成員林立騰,透過自己「黑道學霸」身分吸收體育系學生、在校生當打手。警方說,黑道吸收成員不像公司行號徵才,早年多鎖定逃學、蹺課少年拉攏,近年則多靠網路號召,很難防範。

網路交友

聯合報/B2版/雲嘉南要聞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2023/2/17   人氣: 87

家防中心提出「聰明約會5元素」,包含安全的環境、理智的想法、合宜的行為、風險的意識、合適的時間,要隨時觀察對方動機,以免落入浪漫陷阱。

網路交友

聯合報/A12版/社會   記者李宗祐、魯永明╱嘉義報導
2023/2/9   人氣: 156

嘉義、桃園紛傳疑似情殺案,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教授鄭瑞隆表示,網路交友形成一種虛擬或假性的熟悉感,仍要實際交往確認雙方感情才能有好的發展,談分手不要單獨面對。身心醫學科醫師李連冀則提供「危險情人」六大特徵,事先了解危險情人徵兆,可避免掉入危險。

網路交友

聯合報/A12版/社會   記者蔣永佑、曾伯愷╱連線報導
2022/11/30   人氣: 151

國道公路警察局二線二星鄭姓警官,今年九月涉透過網路交友在北市公廁性侵一名十五歲少年,檢警搜索在他電腦中發現為數驚人少年猥褻照,陸續清出九名被害人身分,還有超過廿名受害男童待查。台北地檢署昨依強制性交、兒少性剝削共九罪起訴鄭男。

網路交友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記者戴永華、曾伯愷、邱奕能╱連線報導
2022/9/30   人氣: 80

國道公路警察第九警察大隊交通組長鄭羽翔,日前透過社群軟體認識一名15歲少年,涉嫌帶到台北市中正區公廁性侵,少年父母報案;鄭承認發生關係,但否認性侵,台北市警方搜索他的電腦發現還有大量少年不雅照,疑有其他人受害,檢方訊後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網路交友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2022/8/31   人氣: 61

台南市26歲陳姓男子因愛情被騙到緬甸KK園區,遭迫從事電話詐騙,經議員、警方協助,日前獲釋返國;他昨天說,雖然短短10天,但有如人間煉獄,回到台灣感覺真好。

網路交友

聯合報/D4版/健康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2022/7/31   人氣: 129

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2021年假交友詐騙件數為1174件,占全部詐欺的4.72%,財損金額達4億1千餘萬元,顯見假交友真詐騙的手法猖獗。

網路交友

聯合報/A12版/社會   記者李奕昕、林昭彰╱連線報導
2022/7/31   人氣: 82

國內假援交詐騙女性被害人越來越多,詐團先上網盜「花美男」照,再自稱男模、牛郎或酒店公關,若被害人起疑或無力支付遊戲點數,就扮黑道恐嚇,被害人從頭到尾沒見到「帥哥」。刑事局說,網路交友具高度匿名性,隱藏陷阱多,最好抱持「零信任」觀念。

網路交友

聯合報/A12版/社會   記者林昭彰、李奕昕╱連線報導
2022/7/31   人氣: 77

網路交友詐騙層出不窮,衍生出的「假援交詐騙」案件以往以男性被害居多,但近年女性受騙攀升,平均每五名被害人就有一名女性,且絕大部分是年輕人,打破以往男性「好色」容易被騙現象。

網路交友

聯合報/B2版/中彰投要聞   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2022/1/24   人氣: 530

民眾透過交友軟體想結交朋友,卻被業者誘導掏「薪」掏「費」,簽訂高價聯誼服務契約,台中市政府法制局統計,去年申訴案達122件,比前年88件激增4成,爭議金額最高30萬元。消費者出示line對話截圖,對方誘導先簽字再考慮誘導,隔天想取消簽約,銷售員卻說「簽名,契約就生效了」翻臉不認,尤其30歲以下最易受騙。

更多焦點新聞

頁首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最後更新: 2023/5/31 | 網站瀏覽人數: 8207016
創用 CC 標誌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另開新視窗) TWCA SSL 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