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NEWS
網路安全
經濟日報/A4版/焦點
綜合報導
2021/3/21
人氣: 65
宏碁電腦歐美分公司驚爆遭駭客入侵,勒索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億)贖金,由於宏碁未付款,駭客已在暗網公布部分財務資料,調查局資安站立案追查,向宏碁取得國外分公司客服伺服器LOG檔,分析比對駭客組織及攻擊手法。
網路安全
經濟日報/A6版/國際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
2021/3/8
人氣: 72
微軟電郵軟體「Exchange」已遭受一群據信是由中國大陸政府支持的駭客組織攻擊,迄今已造成至少6萬個組織受害,並正演變成為一場全球網路資安危機。
網路安全
經濟日報/A10版/國際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2021/3/5
人氣: 58
Google計劃明年起,停止根據個別用戶在多個網站的瀏覽紀錄銷售廣告,將加快數位廣告業的變革,並且重塑線上廣告的運作模式。
網路安全
聯合報/A8版/國際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
2021/3/5
人氣: 58
全球最大的數位廣告公司、網路搜尋巨擘谷歌(Google)的母公司「字母公司」三日宣布,將於明年開始停用追蹤個人使用網路技術,網路廣告生態將出現重大轉變。谷歌雖宣稱新制度將更重視用戶個人隱私,但廣告主褒貶參半,有人認為谷歌有藉此進一步壟斷數位廣告市場之嫌。
網路安全
經濟日報/A10版/金融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21/3/1
人氣: 79
回顧2020年,台灣共受到兩次大量跨境詐騙電話攻擊,分別來自突尼西亞與諾魯。Whoscall軟體與AI數據技術研發總監李彥儒表示,詐騙集團常將機房設在電信法規較為寬鬆的境外地區,或是利用VoIP網路電話進行號碼變造,讓有關單位難以追緝。這些境外或變造受限於台灣電信法規,來電時都會顯示「+」為開頭的號碼,看到這種電話民眾都需要特別留意。
網路安全
聯合報/A11版/財經要聞
記者沈婉玉、戴瑞瑤╱台北報導
2021/3/1
人氣: 90
數位金融時代來臨,民眾只要動動手指就可取得金融服務,不過資安風險也相對提高,各種詐騙手法推陳出新,銀行公會表示,詐騙集團無法複製完整App,銀行App比網頁安全,建議多利用銀行App登入帳戶;若要使用網頁,建議將正確網址加入書籤從中點選,絕對不要使用不明連結。若擔心高齡者遭詐騙,則可到銀行臨櫃增加印鑑樣式,或調降交易額度。
網路安全
經濟日報/A10版/金融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21/3/1
人氣: 67
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根據防詐騙軟體業者統計,去年全球詐騙電話和簡訊數量創新高,台灣亦然;其中又以詐騙簡訊出現爆炸性成長,最驚人,分析詐騙簡訊會如此猖狂原因,就在於成本低,又容易得手。
網路安全
聯合報/A7版/文教
記者游昊耘╱台北報導
2021/2/22
人氣: 91
在社群媒體「曬」家庭生活照、分享小孩的童言童語已成許多家長的興趣,精神科醫師陳璿丞提醒家長分享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件事,避免洩漏小孩隱私。
網路安全
聯合報/A14版/社會
記者邵心杰╱台南報導
2021/2/18
人氣: 55
吳姓男子去年五月在臉書經營網路直播拍賣,現場擺放大量現鈔、名表,李男見狀起盜心,找四人從台中到台南闖吳男住處結夥行搶,吳與女友及時躲進二樓直播室反鎖,逃過一劫;台南地院依犯結夥三人以上攜帶凶器侵入住宅強盜未遂罪,分處五人三年六月至四年四月不等徒刑,可上訴。
網路安全
聯合報/A11版/財經要聞
記者戴瑞瑤、沈婉玉╱台北報導
2021/2/17
人氣: 69
近期網路犯罪集團假冒金融機構釣魚簡訊竊取民眾網銀帳密,多家銀行都在案發後,立刻在官網與行動銀行APP首頁推送警告的公告。銀行業者表示,民眾可以先向銀行查證,請銀行確認帳戶是否有異常交易,如果遭盜用要盡速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