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網路交易
焦點新聞
網路交易
代辦幫你討回受詐款?小心詐騙新招
2023.11.15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聯合報/A8版/財經要聞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金管會官員昨天表示,近來發現「代辦追索」的新型態詐騙,由不法分子代詐騙被害人申請返還警示帳戶剩餘款,近一個多月來金管會接獲近百件陳情案。官員提出「要報案,不代辦」的「六字訣」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免得被詐騙集團「二度傷害」。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男大生賣假票 疑黃牛集團犯案
2023.11.14
記者石秀華、宋原彰╱高雄報導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英國搖滾天團Coldplay連2天在高雄世運主場館開唱,吸引上萬粉絲朝聖,卻也引發假票、哄抬房價等亂象。詐騙集團以粗糙假票在網路兜售,警方已逮到1名魏姓男大生,查獲3張假票及2萬餘元贓款,不排除幕後有黃牛集團犯案,警方將深入追查;高市府也查獲並公告8家旅宿業者哄抬房價,最高裁罰5萬元。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明年起 3大PAY綁卡限持卡人門號
2023.11.08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由於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等國際PAY,會通知銀行正在綁卡的手機門號,因此銀行必須核對該門號和發卡行手機是否同一門號,防止民眾的信用卡遭「盜綁」。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昨天指出,已要求前十大發卡銀行十月底全部導入,其他全體發卡機構則要在今年底前導入。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抽股票陷阱 五招破解
2023.10.24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
股票抽籤可以「AI代抽」?中籤不限張數?抽中再匯款?高中籤率?這些都是詐騙集團的話術,透過鼓勵民眾加入假投資群組或下載App,再誘騙匯出款項,證交所提出五招破解詐騙集團「抽股票」陷阱,提醒投資人小心防詐。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金管會防詐騙 約定轉帳設3關
2023.10.17
記者廖珮君、陳儷方╱台北報導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各銀行「約定轉帳」成為詐騙溫床,金管會要出手了。銀行局長莊琇媛昨說,已請銀行公會檢討,初步規畫三大方向,第一,客戶新設約定轉帳戶時,銀行需做KYC(認識客戶)等評估;第二,新設約轉戶帳戶數是否異常;第三,研擬約轉帳戶的聯防機制,最快十一月底前拍板。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信用卡遭盜刷 小資女最多
2023.10.12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經濟日報/A16版/金融
遭詐客群大公開,你上榜了嗎?根據兆豐銀今年前八月的信用卡遭詐客群的大數據分析,發現遭詐、被盜刷者,有53%都是北部持卡人,年齡層都落在3字頭,年收入低於60萬元又以女性居多,被詐騙金額約落在2萬至5萬元之間,顯示誤入詐騙刷卡陷阱者,不是大媽、而是小資女。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參與共通支付意願低 第三方支付業者各有打算
2023.10.01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多家老早就應該成為電子支付業者的第三方支付業者,為何到現在還遲遲沒有「變身」?據電支業知情人士透露,最主要是運用公司法、電子支付法規給予空間,讓業者可採取兩大撇步,「延後變身」。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團購主短漏開發票 要罰
2023.09.20
楊文琪
經濟日報/A12版/稅務法務
有部分團爸、團媽透過分散群組、分散平台躲避國稅局查核,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國稅局會透過交易資訊流、物流與金流等資料,對照營業人申報資料選案查核,提醒團購主應依規定開立發票。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證交所教戰防詐三招
2023.09.07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
網路金融詐騙再出新招,除利用高獲利或假冒名人廣告外,近期結合時下流行的AI、虛擬貨幣等熱門話題,騙取民眾錢財。對於避免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網路肥羊,臺灣證券交易所提出三大教戰守則,包括檢視廣告圖片、查詢是否為金管會核准營業業者、查詢是否為金管會核准金融商品。
點此觀看
網路交易
網拍越南減肥茶 含4級毒品
2023.09.06
翁至成
聯合報/A14版/社會
越南籍范姓女子跟台籍楊姓丈夫經營網拍生意,涉從越南進口摻有第四級毒品「西布曲明」成分減肥茶包販售,宣稱經衛福部檢驗合格,有減肥療效;台北市刑大搜索查獲四千多包茶包和近三千顆膠囊,粗估兩年不法獲利上百萬元,依毒品罪嫌送辦。
點此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