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NEWS
網路交易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23/4/20
人氣: 87
全球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國國境陸續開放,旅遊娛樂相關消費回溫。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大數據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國人的旅遊娛樂簽帳消費明顯成長,和前年同期相比,航空業簽帳消費成長約五點四倍、旅行社成長約三點二倍,不過,相關的信用卡盜刷通報也增加約一點七倍,網路盜刷交易金額增加尤其明顯。
網路交易
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23/4/13
人氣: 58
近來金融投資詐欺案件層出不窮,歹徒詐騙手法技巧也日新月異,最常冒充名人、金融(證券)機構人員、政府機構人員、知名資產管理公司、台電客服人員、電信公司人員等身分,讓受害人卸下心防。與被害人聯繫上之後,取得受害人信任、或用利益誘惑、或利用話術給予被害人壓力,以進行金融詐騙。
網路交易
聯合報/A5版/話題
記者張宏業、應翠梅╱台北報導
2023/4/13
人氣: 87
國內詐騙猖獗,行政院成立「打詐國家隊」,但國內詐騙案件量卻已多到取代毒品案,成為案件最多的犯罪類型,幾乎要壓垮司法量能;檢方發現,我國洗錢防制配套不足,加上網路銀行開戶未設限,詐團可輕易轉帳,讓打詐淪為只有績效,沒成效。
網路交易
聯合報/C2版/星話題
記者楊起鳳、李姿瑩、蔣永佑╱台北報導
2023/3/25
人氣: 80
賈永婕成立的「社團法人台灣永婕美少女慈善協會」驚傳淪為詐騙集團的犯案帳戶,導致賈永婕被捲入詐欺及洗錢罪疑雲。幸好在台北地檢署傳喚協會人員了解並釐清金流後,認定協會帳戶是遭到冒用,已將賈永婕不起訴處分。
網路交易
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記者曾健祐╱台中報導
2023/3/22
人氣: 84
知名運動用品店「迪卡儂」去年爆出會員個資遭外洩,1名任姓女律師接到詐團電話,依指示匯了57萬元才知受害,請求侵權及精神損賠59萬元;法院審酌,任職業是律師,承辦過詐團案件,當下若上網查證,就可知迪卡儂有反詐公告,本身應負擔9成過失,判迪卡儂給付任女5萬9千元。
網路交易
聯合報/C4版/消費
記者黃筱晴╱台北報導
2023/3/22
人氣: 119
詐騙頻傳,蝦皮平台也成為詐騙集團假冒對象。蝦皮購物目前已積極與刑事警察局合作,主動監測假冒網站向165回報,並進行技術取締。目前平台上亦全面進行防詐騙宣導,在每個聊聊頁面提醒用戶切勿掃描不明QR Code和外部連結點擊警示系統。針對近日詐騙集團鎖定蝦皮購物,製造假網站、假網址,透過站外平台及社群網站粉絲團詐騙買賣家,蝦皮購物發出三點嚴正聲明。
網路交易
聯合報/A1版/要聞
記者陳素玲、黃有容╱台北報導
2023/3/20
人氣: 103
網紅、直播主小心了!鑑於網紅、直播主等在網路平台推廣銷售或代銷商品情形日益普遍,但代言內容即使誇大不實也不會受罰,公平會委員會議上月通過「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網路廣告案件之處理原則」修正案,將網紅、直播主等社群網站用戶納入規範,如果涉有廣告不實,將被處五萬至兩千五百萬元罰鍰。
網路交易
聯合報/A8版/國際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
2023/3/20
人氣: 45
聯邦調查局(FBI)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二○二二年遭網路詐騙的美國人損失約一○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一百五十五億元),創五年新高。
網路交易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
2023/2/9
人氣: 47
海外網購族血拚痛點有解!目前民眾海外網購須先進行實名認證註冊,並且還得逐筆確認,導致民怨不斷,也拖慢貨物通關效率,財政部官員表示,海關計畫今年內與大型電商平台合作,未來可由電商直接將貨物資訊交給海關,民眾只要在源頭授權確認一次即可,等於是「一勞永逸」、解決每筆確認的痛點,讓海購族購物不再卡卡。
網路交易
經濟日報/A4版/焦點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2023/1/31
人氣: 80
內政部昨(13)日公布去年詐騙手法前三名,依序為假網拍、假投資、假解除分期,其中假投資詐騙案件兩年來急速增加,2022年比2021年成長三成五,更比兩年前的2020年成長1.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