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肉搜H姓女網友…PO文已刪光,立委推動「反網路霸凌」專法 下周辦公聽會


聯合報/A12版/社會
記者白錫鏗、張弘昌、許雅筑╱連線報導
2015年4月25日   人氣: 4291  

網路霸凌

藝人楊又穎遭網路霸凌自殺死亡,網友找出疑似PO文的女網友,但有PO文已刪除。檢察官昨指揮台中警方蒐集相關留言過濾,若內容涉恐嚇或涉其他公訴罪部分,將傳訊留言者說明。

楊又穎胞兄彭仁鐸表示,檢警曾聯繫家人協助調查網路霸凌案,待妹妹追思法會告一段落後願全力配合調查案情始末。不過家人不想追究網路霸凌匿名者身分,也希望檢調單位不要輕易公布調查結果,畢竟這對家屬已無任何意義,若公布結果也是形成另一種層面的傷害與霸凌。

楊又穎追思會今天上午八時在台中市生命禮儀管理所舉行,家人在靈堂前布置白色百合、粉紅玫瑰花朵,並在會場門口準備粉紅色康乃馨,讓來送Cindy最後一程的粉絲獻上象徵溫馨、寬容的康乃馨。

彭仁鐸昨天表示,家屬尊重Cindy遺願,讓她的骨灰植存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回歸大地守護這塊土地上的自然草木,延續著生生不息的青春生命。

楊又穎留遺書指遭網路霸凌,H姓女網友疑PO「騙很大、噁心死了、令人不齒的態度跟行為,又閒閒沒工作一直關注八卦」、「妳學我的插花梗啊,妳插得很難看根本沒用心,跟妳虛偽心機及愛作弊的為人與偷懶又裝傻的心機一樣差勁」。網友發現H姓女網友所PO文章在案發後已經悄悄刪除。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張曉雯表示,上述PO文可能構成妨害名譽罪,因屬告訴乃論之罪,若家屬不提出告訴,檢方不予處理。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昨表示,網路霸凌案例層出不窮,現行法律中缺乏阻絕機制及求助管道,也難以立即提供即時保護與協助,擬推動訂定「反網路霸凌」專法,並將於下周二召開公聽會、聆聽各界意見。

兒福聯盟代表邱靖惠表示,調查發現十歲到十八歲兒少中,約兩成曾在網路上霸凌他人、一成曾遭網路霸凌,其中有百分之十曾有自殺念頭,其嚴重性可見一斑。展翅協會秘書長李麗芬說,網路自由、匿名的特性,容易成為霸凌的溫床,民眾應對「網路上的言論負責」;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呼籲「不傳播、不點閱、不分享」霸凌內容。

 

相關文章

數位性別暴力

現實世界中充斥許多性別衝突、性別歧視、性別暴力,甚至是性犯罪,而現今網路帶來的資訊便利與匿名虛擬特性,使得這些性別問題成為網路世界下極富爭議的戰場之一。人們在瀏覽網路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必須隨時注意那些隱藏的惡意與陷阱,有時一不注意,自身也會成為那些霸凌和犯罪的共犯。

孩子,網路世界有我陪你!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現今的兒童、青少年、大學生、社會人士,甚至是阿公阿嬤大多擁有社群網站(例如Facebook)的帳號。透過社群網站,使用者可彼此溝通、分享資訊;善用科技,也可幫助親子感情的聯繫,例如與遠地念書、工作的親人互動,瞭解近況。但是,身為教育者或家長的我們,仍須留意具有多元與豐富資訊的社群網站,可能也潛伏著攻擊性的訊息或不適當的資訊(劉開元,2012)。

相關影片


刪除不了的是回憶

我看你,你看他,他看她

湖中女神的困擾

消失的Delete

返回網路霸凌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