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謠言檢驗室】車禍不能說生病? 專家闢謠


聯合晚報/A8版/話題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18年7月27日   人氣: 6147  

網路識讀

網路盛傳,發生交通意外不能跟警察說身體不舒服或生病,要說視線不好或疲勞駕駛閃神,有心臟病更不能說,盡量以意外理由做筆錄,因為生病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汽車保險可能不理賠。保險專家表示,現行車險保單未將疾病發作造成意外列為除外不保事項,網路謠言不值得參考

富邦產險表示,若駕車發生交通意外事故,現行車險保單承保範圍或不保事項,並未將因身體不適或心臟疾病發作駕車所致之賠償責任排除,網路的說法是有問題的,建議消費者還是要檢視投保內容與保單條款,以免遭不實訊息誤導。

台壽保產險說,車體險或責任險、強制險等,未將駕駛人因疾病所導致交通事故列入除外不保事項,所謂因生病出事不理賠這樣的規定,依網路教戰守則敘述判斷,應該是指駕駛人傷害保險部分,疾病當然不在其承保範圍。

保險專家表示,汽車保險共同條款只有故意或犯罪行為是除外不保事項,目前沒有車險保單把疾病列為不保事項。酒駕、吸毒或施打違禁品造成的車禍意外,包括車體險和第三人責任險都不會理賠,因為這些都是犯罪或故意行為,強制第三人責任險理賠受害人之後,會跟駕駛追償。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確實不適合開車上路,例如可能會無預警發作的癲癇症、暈眩症,或是吃感冒藥、抗組織胺,造成昏昏欲睡。萬一這些病症發作造成車禍,保險公司尚不至於因此不理賠。

如果因為生病開車造或受傷,醫療保險及意外險也是會理賠,台灣人壽表示,意外險除外責任只有酒駕、犯罪行為,醫療險除外責任則為犯罪行為。若肇事原因是酒駕,酒精呼吸濃度未超過0.25,意外險不理賠,醫療險還是要理賠。酒精濃度超過0.25、吸毒等觸犯公共危險罪,不論意外或醫療都不理賠。除此之外,其他肇事原因保險公司都要理賠。

台壽保產險表示,若被發現隱瞞真相,可能引起檢察官或法官的不信任,影響日後民刑事判決內容,建議發生車禍時,宜據實告知事故發生經過。

 

相關文章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給我們多元的資訊與便利的溝通管道,也帶給孩子多元的生活與學習型態。國外學者Prensky 2001年提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就是在說明這些出生於1980年後(資訊時代)的年輕族群,他們從小與各種資訊科技一起成長,習慣也熟悉各式科技的使用。而養育數位原住民的父母或教育人員,則稱作「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他們可能長大後,或是因為工作,才會接觸到科技 (Prensky, 2001)。因此,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這二個族群在生

認識網路謠言

自古以來,謠言一直是無所不在的。從前謠言多以口耳相傳,散播範圍有限,且會隨著時間逐漸淡化,現今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網路謠言不僅即時快速且大量傳遞、突破時空的限制,也因為可以負載文字、圖像、影片等多媒體,使得網路謠言比起傳統謠言有更完整的訊息說明,也造成了網路謠言的散播情形愈加嚴重。

相關影片


氣噗噗大挑戰

眼見不一定為憑

生活中的假訊息

焦慮的飛炫阿嬤

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