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飆股簡訊瘋傳 當心三陷阱


經濟日報/A5版/焦點
邱金蘭╱台北報導
2021年9月28日   人氣: 1642  

禮儀規範

小陳最近收到一封「推薦飆股」簡訊,點了連結後加入一個LINE群組,群組裡有位老師能言善道,專門分析國內外股市,小陳心動跟著老師推薦買股票,不料,飆股跌停害他損失10幾萬元。事後小陳發現不對,懷疑被騙,他在群組抱怨,馬上被踢出。他連忙向金管會檢舉,要求官員救救其他人。

 

今年上半年,光是這類非法投資檢舉案,金管會就接獲了96件,到9月17日止,更攀升至203件,這還不包括向投信投顧公會、警政署反詐欺專線165,或檢調機關檢舉的案件。

 

這當中,還有不少名人,被盜用頭像、名號,遭非法業者冒名招攬會員,包括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等人,都曾為此到警察局備案、或直接提告。

 

張錫表示,之前很少有LINE群組的投資檢舉案,去年才開始大批冒出來。發現被冒名,他還特地拜託朋友「臥底」混入LINE群組,真正去報案時,才發現這些不肖之徒的機房都是在國外,根本很難追查。

 

今年流行的「割韭菜」方式,有三大特徵

 

第一,假借知名人士,誘騙你加入LINE群組。在群組中,「冒牌貨」老師會對你噓寒問暖,問問你過去投資台股的歷史,然後要你再加入「助理」的LINE,這位助理會提供飆股名單或「課程」資訊,甚至引領你怎麼做複委託。

 

第二,讓你吃甜頭,放長線釣大魚。這些詐騙LINE群組,推薦的標的多元,舉凡國內的上市櫃飆股、「具潛力」的未上市櫃股票,甚至是美股、港股也可能推薦你去買。他們說的天花亂墜,實際上,這些假飆股多是一些業績不佳、成交量低的小股,等到投資人上當買進時,詐騙集團同夥就會同步倒貨。

 

另外,還有一種透過LINE群組或網路平台,強調精準投資,推薦你投資個股。剛開始要你集資買個10萬元,二周後讓你嘗甜頭,賺個五成,進帳15萬元,覺得老師夠準。

 

接下來引誘你投資更好的標的,要你投入150萬元,當你匯款進去後,LINE群組或網站就直接關掉,讓你找不到人。

 

這種詐騙態樣,對投資人來說,手中連一張股票都沒有,錢直接就被騙走了,實在很糟糕。

 

相關文章

網路禮儀規範

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興起,改變了人類的溝通與傳播方式。它的特色及便利性為生活帶來諸多好處,卻也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但,歸根究柢,它不過是一種工具,造成這些正面或負面影響的是敲鍵盤、點擊滑鼠的使用者。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高科技野蠻人」,在踏上資訊高速公路、猛敲鍵盤之際,實有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網路素養及網路禮儀之必要。培養適當的網路使用習慣,並善用網路的優點,避免或降低其帶來的負面衝擊。

 

相關影片


有那麼嚴重嗎?

馬上紅王國

【微電影:70分女孩】
ep1:我想成為100分的老師

封鎖棠棠

返回禮儀規範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