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保護網仍不周全
網路交易
經濟日報/A2版/話題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2022年6月20日
人氣: 517
NFT被盜了,討得回來嗎?中央銀行指出,NFT的發展仍在初期的階段,相關市場機制尚在摸索之中,其法律定位也不明確,且主要是涉及藝術品等非金融商品;一般投資人或消費者通常只能仰賴NFT交易平台(可能位於海外)片面提供的服務條款,難以期待能受到周延的保護。
央行認為,NFT消費者可能處於不利的一方。例如,消費者買入的NFT目前在法律上的權利屬性不明、買到造假的NFT(例如盜版的無聊猿)或市場上的成交價不一定反映真實的買賣(例如被沖洗交易誤導)等。
央行表示,NFT承擔與比特幣等其他加密資產相同的技術風險。由於NFT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相同,都是使用區塊鏈技術,因此,所有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問題,也會發生在NFT上。例如,區塊鏈上的交易紀錄可能會因分叉而消失、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也可能會有程式錯誤(bug)等;此外,區塊鏈上錢包的運作與公私鑰機制息息相關,消費者如遺失數位錢包的私鑰或私鑰被盜用,則消費者錢包內的NFT恐將永遠喪失。
另外,透過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上買賣NFT,消費者也得承擔該交易平台的相關風險,例如,去年3月NFT交易平台Nifty Gateway被駭,部分客戶帳戶被駭客接管,導致帳戶中的NFT連帶被盜走。
買賣NFT可能涉及洗錢等不法交易的資金。傳統上藝術品本身就很容易涉及洗錢交易,如以NFT代替藝術品進行交易,很可能會進一步加重洗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