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肉搜當作業 倫理課變好玩桌遊


聯合報/A6版/文教
記者陳弘逸╱專訪
2022年7月31日   人氣: 1470  

網路霸凌

倫理及課程,往往被視為大學裡無趣、不易引起學生共鳴,又容易淪為老師單方說教的課,高雄大學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以「網路人肉搜索」把乏味的倫理課變有趣,不僅讓學生把對系上老師的「肉搜結果」做成學期作業,近年更引導學生當自己的網路印象管理師,清理網上黑歷史。

 

出生於台北萬華商業家庭的林杏子,中山大學博士班畢業後,到高雄大學任職,肩負系上必修「資訊倫理」課程的重擔,為讓課程有趣,曾邀系上老師當學生肉搜對象,透過實作與體驗教育網路隱私,近期則引導學生用國外印象管理師概念,把肉搜對象從老師轉為自己,搜尋過往打卡、按讚或tag某人等網路足跡,重新認識自我,也清理網路上遺留的黑歷史,重塑社群與未來求職的形象。

 

這份作業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活絡起來,各組報告時,也會引其他學生前來聽八卦。林杏子說,好奇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之一,課程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從窺探他人隱私所產生的獵奇感,反思自己成為被肉搜者的不安感,觸發學生換位思考與同理心,也理解尊重並維護他人隱私皆的重要。

 

任教逾廿四年的林杏子還將教學遊戲化,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信義文化基金會和優樂地永續共同開發全台首創桌遊「倫流說理」,讓倫理教育增添更多趣味。她也在校外機構、學會等開設線上工作坊,手把手帶領近百名教師學會線上教學,使師生能讓知識傳遞無縫接軌。

 

相關文章

認識網路霸凌

傳統上,霸凌(bullying)指的是出現在校園中、青少年族群間長期蓄意的攻擊行為,例如恃強凌弱、譏諷辱罵、以大欺小的行為。這種欺壓行為對許多正處於人格發展階段的受害學童與青少年帶來極大的傷害。

數位性別暴力

現實世界中充斥許多性別衝突、性別歧視、性別暴力,甚至是性犯罪,而現今網路帶來的資訊便利與匿名虛擬特性,使得這些性別問題成為網路世界下極富爭議的戰場之一。人們在瀏覽網路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必須隨時注意那些隱藏的惡意與陷阱,有時一不注意,自身也會成為那些霸凌和犯罪的共犯。

相關影片


被偷走的那些影像

刪除不了的是回憶

我看你,你看他,他看她

湖中女神的困擾

返回網路霸凌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