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軟硬廠商都搶進 生成AI進入熱戰


聯合報/A7版/財經要聞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2023年8月7日   人氣: 1473  

網路識讀

生成式AI已經成為今年科技圈的顯學,從數位平台到硬體產品大廠,Google、Meta、微軟、亞馬遜、蘋果全都投注大量資源研發AI,市場甚至傳言,未來,蘋果也將發展自己的「AppleGPT」,可望讓Siri變得更聰明、更有智慧。

 

ChatGPT去年底開始在全球掀起一陣風潮,與生成式AI相關的各種軟體,例如AI繪畫軟體Midjourney,也都廣受民眾青睞。

 

這股AI風潮,更是一路吹進了IC設計、伺服器、散熱、網通產業,一時之間,整個產業都在追求AI發展。

 

當科技大廠都訴說自己投資AI多火熱之際,投資人卻發現蘋果最早推出AI相關應用如Siri等,但蘋果執行長庫克幾乎絕口不提蘋果是否投資AI、未來會投資多少金額在AI領域,引發市場關注。

 

於是庫克在本周財報會議上首度對外說明,「蘋果在各類AI技術上研究多年,這當然也包含生成式AI,這些投資,也包含在研發支出之中。」他指出,蘋果將AI、機器學習視為核心基本技術,而這些應用都與所有硬體產品整合在一起,「除了最近新宣布的語音郵件等軟體新功能之外,自動車禍偵測、跌倒偵測等既有功能中,也都有AI。」

 

市場先前傳言,蘋果也在研發自己的「AppleGPT」,這項應用未來有可能會被融入Siri服務之中,讓Siri與使用者對話時更流暢。

 

Google也積極發展AI平台,雖然Google Bard剛推出時鬧了烏龍,不過Google不斷更新Bard新功能,甚至今年七月推出中文版,希望Bard能進軍不同市場。

 

不過Google先前也表示,發展AI的初心是希望能將AI應用在各式硬體產品中;舉例來說,Google智慧型手機Pixel、智慧音箱Nest等硬體設備中就含有AI功能,最為大眾所熟知的AI功能就是語音助理,想要Nest播放音樂只要說出指令,「OK,Google,播放音樂」,它就會自動播放音樂,完全不需要動手操作,讓生活更便利。

 

相關文章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給我們多元的資訊與便利的溝通管道,也帶給孩子多元的生活與學習型態。國外學者Prensky 2001年提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就是在說明這些出生於1980年後(資訊時代)的年輕族群,他們從小與各種資訊科技一起成長,習慣也熟悉各式科技的使用。而養育數位原住民的父母或教育人員,則稱作「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他們可能長大後,或是因為工作,才會接觸到科技 (Prensky, 2001)。因此,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這二個族群在生

認識網路謠言

自古以來,謠言一直是無所不在的。從前謠言多以口耳相傳,散播範圍有限,且會隨著時間逐漸淡化,現今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網路謠言不僅即時快速且大量傳遞、突破時空的限制,也因為可以負載文字、圖像、影片等多媒體,使得網路謠言比起傳統謠言有更完整的訊息說明,也造成了網路謠言的散播情形愈加嚴重。

相關影片


氣噗噗大挑戰

有圖有真相?

Hi! 我的好朋友

封鎖棠棠

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