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紅呼麻帶流行 境外犯罪難罰


聯合報/A3版/焦點
蔣永佑
2023年8月9日   人氣: 1231  

網路識讀

【記者蔣永佑╱台北報導】

去年六月泰國宣布大麻合法化,成為亞洲第一個將大麻移出毒品管制清單的國家。雖然國內近年大麻合法化的聲浪漸增,但法務部從未試圖對大麻鬆綁,以往必須遠赴荷蘭才能嘗試,如今到泰國就能嘗鮮,加上有網紅、遊客不斷上傳體驗呼麻影片,讓年輕人趨之若鶩,也讓醫界憂心傷害逐漸擴大。

 

網路上一段又一段由網紅、素人拍攝的泰國大麻體驗影片中,不僅提供手把手教學,告訴觀眾如何在泰國買到大麻;到手後再透過各種器具絞碎大麻,以菸斗或包成捲菸的方式直接吸食;更有各式各樣的大麻食品,例如大麻蛋糕、大麻軟糖、大麻壽司,甚至有餐廳推出整桌的大麻料理。

 

另一派拍攝者著重分享吸食大麻後的感覺和身體反應,不斷強調呼麻有多嗨,以及種種無厘頭、爆笑等反應。在這些影片包裝下,大麻成了新鮮、有趣,走在時代流行前的新潮玩意,讓人對大麻對身體的危害渾然不覺。

 

一名毒品專責主任檢察官指出,無論在荷蘭或泰國購買、吸食大麻,都屬於境外犯罪,依照刑法第七條規定,國人在境外犯下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台灣司法單位才擁有審判權,但犯罪地法律不罰者除外,第五條也規定境外施用與持有毒品不適用刑法追訴;意思就是,如果國人在境外犯下吸食毒品這類的輕罪,台灣司法單位並不能處罰,才讓這些有意嘗鮮的國人如此躍躍欲試。

 

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十條,施用第二級毒品(大麻屬二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一條,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即便如此,行政院長陳建仁在今年六月的全國第八波「安居緝毒專案」中,仍指示將壓制大麻濫用及新興毒品為近年緝毒重點,表示年輕族群易受大麻和新興毒品引誘,因此必須加以強力打擊,溯源斷根。

 

此外,台高檢今年三月在「毒品情勢分析及警示發布」記者會中,指出吸食大麻者有著白領階級多、黑數大而不易查緝的特性。

 

當時台灣成癮學會理事李俊宏醫師就提醒,坊間常有著大麻是天然植物,成分較不傷身的謬誤,事實上長期接觸大麻,會導致記憶、空間感、智能靈活度及學習能力的缺損,簡單來說,就是造成智商下降而變笨。

 

相關文章

孩子螢幕裡的世界:觸控螢幕世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的數位素養議題

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給我們多元的資訊與便利的溝通管道,也帶給孩子多元的生活與學習型態。國外學者Prensky 2001年提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一詞,就是在說明這些出生於1980年後(資訊時代)的年輕族群,他們從小與各種資訊科技一起成長,習慣也熟悉各式科技的使用。而養育數位原住民的父母或教育人員,則稱作「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他們可能長大後,或是因為工作,才會接觸到科技 (Prensky, 2001)。因此,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這二個族群在生

認識網路謠言

自古以來,謠言一直是無所不在的。從前謠言多以口耳相傳,散播範圍有限,且會隨著時間逐漸淡化,現今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網路謠言不僅即時快速且大量傳遞、突破時空的限制,也因為可以負載文字、圖像、影片等多媒體,使得網路謠言比起傳統謠言有更完整的訊息說明,也造成了網路謠言的散播情形愈加嚴重。

相關影片


氣噗噗大挑戰

眼見不一定為憑

生活中的假訊息

焦慮的飛炫阿嬤

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