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兒少上網戒心降


聯合報/R15版/好讀周報萬象力
葉冠妤
2023年8月14日   人氣: 1303  

網路安全

【文╱記者葉冠妤】

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撇除做功課、視訊上課,兒少的網路使用時間平均每日4.6小時,一周高達32.2小時,相較2020年的27.2小時,增加5小時。且平均每5名兒少就有1名曾被詐騙,有39%兒少認為「和一個陌生人在網路上聊得很愉快,就是朋友」,顯見兒少對陌生網友的戒心下降。

 

兒盟日前公布「2023台灣兒少網路安全暨網路識讀現況調查」報告。調查發現,39.4%的兒少認為「和一個陌生人在網路上聊得很愉快,我就覺得是朋友」,相較3年前調查,明顯成長超過1成。

 

兒盟表示,調查也發現,平均每5人就有1名以上兒少曾被詐騙,最常見狀況是「購買的商品跟網路圖片落差大」占58.6%,「誤點開釣魚(或詐騙)網址」占37.2%,「網路購買跟收到的商品完全不一樣」占21.1%。

 

其次是騙色。兒盟調查指出,2成1曾遇過網友特殊要求,其中5成9被網友要求交往,另外也有要求「視訊通話」及要求「單獨約出去見面」,分別占51.3%及50.9%。調查也發現,有1成兒少身邊同學或朋友被散布裸露照片或影片。

 

第三則是騙個資,兒盟指出,4成1的兒少曾給網友個資,其中又以提供「私人用的IG或LINE帳號」比率最高,其次為真實姓名、個人照及就讀的班級或學校。

 

兒盟發言人李宏文說,政府應成立兒少網安專責單位,學校也應以情境式教學及案例教學,增加兒少網路安全的警覺性及應對知識。

 

相關文章

老師,您今天LINE/Instagram了嗎

在教室裡,聊不完的話題,回家在LINE上繼續;到餐廳吃飯、去旅遊,甚至看個牙醫,也要打卡、拍照與發限時動態,這些都是學生平日的生活,看似平常,但如果有天學生或家長問你(老師)有LINE嗎?你要怎麼回答?又或者,學生要求加入你的LINE或Instagram,你要不要同意?

網路資訊安全

當網際網路成為資訊大量流通管道,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在網路上,由於流通廣泛、速度迅疾,因此資訊的正確性、合宜性、私密性都是使用者不安的來源,主要可以分為「網路謠言的散佈」、「垃圾郵件的傳散」,近日益發熱門的「網路交易」也容易衍生「網路個人隱私」是否有保障的問題。

相關影片


驚爆危機

凱凱國王的新衣

【微電影:70分女孩】
ep3:70分的過去,沒有秘密

我買了什麼?

返回網路安全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