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授:大學生連信也不會寫…


聯合晚報/A5版/焦點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2013年10月8日   人氣: 12579  

禮儀規範

大學生絕大多數已是成年人,但時代改變加上社會風氣開放,也讓教授們不免感嘆,現代大學生經常無意犯下失禮舉止卻渾然不自覺。網路上盛傳一篇中山大學教授撰寫的文章「大學生為什麼連信也不會寫」,列舉大學生寫信給教授時,內文錯字連篇、弄錯教授性別、標題不會寫只好留白等情況,讓多位教授心有戚戚。

台大學務長陳聰富就說,常有學生來信,但通篇沒頭沒尾只有內文,開頭不說寫給誰、結尾也不署名,讓他只好無奈回信給「不知名的同學」,提醒學生基本的書信禮儀。

跟老師說話別用同輩語氣

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也說,華人社會重視倫理,但時下大學生與長輩溝通時,用字遣詞卻時常使用對平輩說話的語氣。他舉例,對師長說話時用「經您上次的指示」跟「你上次這樣跟我說」,雖然是同樣意思,但兩者就可看出明顯禮貌區別。

‘失禮無心過 教了會改’

陳聰富強調,大學生其實都夠聰明,失禮舉止大多是無心之過,老師只要能夠適時提醒,學生通常願意改正。他舉例,有次他找學生到研究室談事情,學生一副隨便不在乎態度。於是他在正事說完後,提醒學生,假如出社會後是以這樣的態度對上司,留給對方的印象可能不會太好,學生一經提點馬上改過,還謝謝他的指正。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資訊教育系教授王富祥說,師長也不太能用過去年代的禮儀規範要求學生尊師重道,但人與人間基本尊重,還是不能輕忽。

 

相關文章

網路禮儀規範

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興起,改變了人類的溝通與傳播方式。它的特色及便利性為生活帶來諸多好處,卻也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但,歸根究柢,它不過是一種工具,造成這些正面或負面影響的是敲鍵盤、點擊滑鼠的使用者。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高科技野蠻人」,在踏上資訊高速公路、猛敲鍵盤之際,實有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網路素養及網路禮儀之必要。培養適當的網路使用習慣,並善用網路的優點,避免或降低其帶來的負面衝擊。

 

相關影片


有那麼嚴重嗎?

馬上紅王國

【微電影:70分女孩】
ep1:我想成為100分的老師

封鎖棠棠

返回禮儀規範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