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學生3C抄筆記 手寫能力倒退嚕


聯合報/AA4版/教育
本報記者馮靖惠
2014年11月10日   人氣: 3138  

禮儀規範

E化深入校園,大學生上課不再是拿起紙筆,低頭猛抄筆記,進教室坐下後,拿出的是筆電、iPad、手機,打的、滑的、拍的全出動。甚至有大學生指出,班上幾乎一半同學都是「3C筆記族」。

樹德科技大學學生楊宗翰表示,班上同學約有二分之一都用手機直接把老師上課的投影片拍起來,或是用iPad、筆電作筆記,手寫筆記只占四分之一。

淡江大學學生吳怡諄指出,班上10人中只有3人手寫課堂筆記,其他人都用iPad或電腦。但現在已有老師要求報告不准用電腦打,就算google找答案,還是必須用手抄下來,「至少經過閱讀、記錄的過程。」

台師大黃姓研究生說,有些研究所老師不准學生用電腦,怕會偷上臉書或做自己的事,但大學部大班授課就比較難管。

政大陳姓學生則說,上課不專心的同學有沒有帶筆電一樣都不專心, 用筆電作筆記,傳給同學看很方便,上課也能上網找補充資料,「以前低頭狂抄筆記,每次抄完都不記得老師講了什麼。」

台大研究生蔣金表示,研究所上課時,一半以上同學都用筆電打筆記,課堂報告也用PPT。習慣電腦打字後,手寫速度變慢,除了不熟悉筆感,很多字要怎麼寫也得多想一會。

字寫得愈來愈少,許多大學生一提筆寫起字來歪七扭八。南部某私立大學吳姓學生說,班上同學7成以上用電腦作筆記,一天中,除了收宅急便或到醫院填掛號單,幾乎沒在寫字,「拿筆手還會抖,字跟鬼畫符一樣。」

楊宗翰說,電腦打字會讓手寫變得遲鈍,還會造成中文能力弱化。

他表示,有些朋友寫的字「真的很醜」,整篇文章字體有大有小,「很像剛學寫字的小學生」。不少大學生喜歡在網路上當文青,卻錯字連篇,如「的」、「得」、「地」不分,也分不清「再」和「在」。

 

相關文章

網路禮儀規範

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興起,改變了人類的溝通與傳播方式。它的特色及便利性為生活帶來諸多好處,卻也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但,歸根究柢,它不過是一種工具,造成這些正面或負面影響的是敲鍵盤、點擊滑鼠的使用者。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高科技野蠻人」,在踏上資訊高速公路、猛敲鍵盤之際,實有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網路素養及網路禮儀之必要。培養適當的網路使用習慣,並善用網路的優點,避免或降低其帶來的負面衝擊。

 

相關影片


有那麼嚴重嗎?

馬上紅王國

【微電影:70分女孩】
ep1:我想成為100分的老師

封鎖棠棠

返回禮儀規範新聞列表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