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四大社群 網路霸凌主要平台

網路霸凌

Upaper/1版/要聞
記者陳皓嬿
2015年4月24日   人氣: 4824

24歲的藝人楊又穎,因受網路及職場霸凌而自殺,根據國人常使用的社群平台,可將霸凌類型分為臉書、LINE、噗浪和PTT四種,前三者讓被霸凌者飽受周遭親友同儕壓力,後者則帶來公眾輿論、名譽毀損等問題。

臉書霸凌的特性是「可跨界」、「易分享」,由於使用者臉友來自四面八方,可藉由分享轉給「臉友的臉友的臉友」,流言可能傳入合作廠商、競爭對手耳中,甚至擴及被霸凌者的交友、社團圈的人際關係。

LINE霸凌有「即時性高」和「當眾處決」特點。職場多有LINE工作群組,只要針對特定成員批評、責罵,就形成「當眾處決」,被批評者難評估在群組中回話解釋是否恰當,但若未在當下回覆,可能失去話語權。

噗浪和LINE的私人群組霸凌,則屬「看不到的恐懼」和「小圈圈惡意高漲」。噗浪有個「私噗」功能,只有發文者指定的朋友才能看到,被批評者可能知道別人在評論他,卻不知內容,無法準備或回應,致產生焦慮恐懼。

PTT霸凌的特性是「公眾毀譽」和「媒體霸凌」,因為批評者多為陌生人,批評起來更無顧忌,且易散布到公眾領域,加上媒體常在PTT找新聞,被批評者很容易成為新聞人物,在事情真相不明朗前就已被「獵巫」,名譽受損、難以復原。

UDN鳴人堂專欄作家朱家安說,相較傳統霸凌讓受害者有脫逃、暫離的時間空間,網路霸凌是隨時發生、永久保存的,對被霸凌者來說更加折磨、反應不及和疲憊。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求助,才是最好的路。

求助請打1995。

Upaper關心您

回到焦點新聞列表   列印   頁首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另開新視窗) 最後更新: 2023/3/23 | 網站瀏覽人數: 8006245
創用 CC 標誌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另開新視窗) TWCA SSL 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