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搜尋標籤 #數位性別暴力 的結果

教材教案


被偷走的那些影像

焦點新聞

假扮閨密 騙8女網紅傳私密照

彰化縣鄭姓男子從臉書、IG專挑身材火辣、追蹤數破五千的女網紅,分析其交友狀況後假冒成「閨密」,假借佯以隆乳、內衣穿搭等話題誘騙對方自拍胸部、下體照,檢警查扣鄭男手機驚見大量裸照,至少有八名網紅受害,另有四人未遂,檢方近日依妨害性隱私等罪起訴鄭男,考量其惡行非輕,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專家:聊天千萬別「視訊裸聊」

「聊天就單純聊天,千萬不要視訊裸聊」,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指出,性影像犯罪日益增加,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受理性影像申訴案件發現,申訴案件中高達三成至四成是「視訊裸聊」時,遭到對方側錄,再加以威脅,此類案件已成為性影像犯罪主流。近期更發現,許多男性在「視訊裸聊」時遭到對方側錄,成為被威脅的對象。

50、60歲族群 性影像勒索肥羊

以往社會較關注未成年性影像議題,但隨著國內二○二五年即進入超高齡社會,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提醒,年長者性議題也應關注,背後原因可能涉及「孤獨」,長者在需要陪伴的情緒下,轉向網路視訊、通訊軟體尋求慰藉,但隨後引發詐騙、勒索等事件,卻難以收拾,建議長者使用手機、電腦網路時提高警覺。

社經地位高者 也可能網路犯罪

散布性影像造成被害人嚴重身心傷害,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說,性影像散布加害人沒有固定特徵、樣貌,背後動機也不同,若誘拐兒少拍攝性影像,可能包含著販售照片、影像等商業動機,或在網路上剛好遇到兒少,認為兒少好控制、利誘,以誘拐拍攝性影像、性接觸。

不當對待樣態 青少年最常見性剝削

據衛福部統計,兒少性剝削被害人數有上升趨勢,以女性、性影像受害為最多。不當對待方面,以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女遭多重不當對待最多,性不當對待則是男女數相同。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指出,數位科技發展,性私密影像外洩是近年新課題,將加強兒少網路教育,盼從源頭開始預防。

重新搜尋

頁首